![]() |
本报实习生 张瑞麒 记者 施培琦 摄
“人间自有真情在,哥们你就买个梅干菜(包子)……”一边用洪亮的声音打着快板,一边向往来的人们吆喝热气腾腾的包子。他,就是松江新城的“快板哥”,号称包子界里打快板最好的韩兵。昨天,记者专程来到松江,探访其卖“快乐”包子的幸福生活。
虽然父母至今依然认为一个同济大学电子专业毕业生最后卖包子有些“丢人”,但他并不这样认为。“我卖给顾客的不仅是包子馅儿,更多的是快乐。”他说。
本报见习记者 朱迪
即兴编快板给客人带来好心情
“你知道打快板卖包子的店铺在什么地方吗?”走出松江新城地铁站,记者向周围的店家打听包子铺的情况,店家都纷纷点头,给记者指明店铺的具体位置,“我们这一带人都知道,他打快板卖包子挺出名的。”
在位于通跃路71号的店铺内,记者见到了正在卖包子的韩兵。咖啡色的布围裙,两手拿着快板,灵活的手指有节奏地上下翻舞。“武松放慢了脚步,来到地铁站,看到一美女……”原来,一位年轻的女士刚好光临他的店铺,韩兵就即兴将武松打虎的桥段给现场改编了。“真是太有才了。普通的包子听他这么一说,怎么吃都觉得特香。”前来买包子的王小姐,边吃边听着韩兵用爽朗洪亮的声音吆喝即兴快板,她此刻脸上乐成了一朵花。
据悉,除了附近的居民,更有人从浦东特地慕名而来。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韩兵惊喜之外则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为了表达谢意,他每每都会献上一段即兴快板。“阿姨你站在那里挺奇怪,挺奇怪,奇怪奇怪真奇怪,看起来是挺可爱,你这包子怎么卖,一个一块五,两个是三块,您给三块五,我也不见外。”
“老板,来六个粉丝包子,”前来买包子的一家三口,原来是韩兵包子铺的忠实“粉丝”,“吃了他卖的包子,立马感觉精气神特儿足。”住在附近的周先生毫不掩饰地说。
据记者获悉,开张没几个月,如今,韩兵一天能卖四五百只包子。“加盟店的包子价格略高,每只要1.5元,但我认为,包子里面不仅仅是馅料,更多的是我带给大家的一种快乐。”
无心的举动赢来“快板帝”称号
当记者问起怎么想到用快板方式时,韩兵笑称,打快板是从初中开始从学校的老师那里就学会的手艺,平常也只是用它来解解乏,自己最开始并没有想到这一招。“小时候,每天中午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快打开收音机听单田芳老师说评书。”韩兵每每听完评书,都会仔细做笔记,谈谈自己听完后的感受。除了单田芳,他最崇拜马三立老师。这些年来,从几位大师那里,汲取了不少传统相声的营养。
“去年底包子店开张后,一般下午比较清闲。我就突发奇想打起快板来了,刚好活动活动筋骨。不仅打发无聊的时光,还可以在寒冷的冬日唱一唱,跳一跳,驱驱寒。”可没想到如今,这样的举动现在却如此受关注。
除了打板,台词也是门功夫。用韩兵的话说,“别人卖包子靠手艺,我卖包子还得脑袋转得快,嘴巴麻利得跟说相声似的。”记者发现,快板的段子通常都不是很长,基本上在四到五句左右。韩兵给出的理由是,在快速消费的时代,短小精悍才吸引人。“一个两个吃不够,四口五口吃不到肉……”说着说着,他不由得打着板子吆喝起来,在场的每个人都哈哈大笑。
长板与短板在他的手上拍打得游刃有余,好似施了魔法一般。“一个吃不饱,两个刚刚好,三个四个,不用把钱找…”已经完全投入到打快板状态中的他,激动之余还会跳起舞蹈来。拖把舞、抹桌舞……夸张滑稽的动作,每每让入店的顾客都乐呵呵的。
“打快板卖包子也是希望给人们带来好心情。不仅仅是包子铺,也是快乐加油站。”不管是不是来买包子,韩兵只希望从清晨那一刻起给人们带来好彩头。
混了十几年在包子上找到价值
在聊天中,记者获悉35岁的韩兵当年在同济大学读的是电子专业,1999年大学毕业后找了家销售公司。可还没去公司报到,结果被通知公司解散了。后来一年多的时间,成为计算机硬件开发技术人员。朝九晚五,每天面对的是没有一丝生气的零部件,韩兵当时就觉得自己成了“机器人”。就这样,韩兵又辞职了。这次他找了一份当时最热门的行业外语培训。与此同时,他还和他朋友合开一家电子公司。可好景不长,2002年至2004年这两年中,重新与电子技术打交道的韩兵觉得自己又重新回到了四年前的自己。
“坐板凳,看机器,朝九晚五……”谈起那段灰色的日子,他脸上仍带着豁达的微笑,甚至用快板把自己当时的生活编成了一段快板词。坐在办公室并不快乐,他总觉得生活缺少了些什么。再之后三年,韩兵做起了一名橱柜销售员。“销售员的经历,让我重新认识了生活,给了我很多的磨练。”
2007年,韩兵开始正式踏足包子界。他辗转几家包子铺,从幕后做起,首先学的是制作包子的手艺。和面,擀皮,包馅,捏成型,上笼蒸,韩兵从最开始的什么都不会,到如今“闻香识包”,从包子的制作到如何配送包子、如何管理店铺……三年来,韩兵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一步步地走过。“到了去年年底,我才真正走到台前,成了名副其实的包子人。”
对于未来,韩兵坦言,只要条件允许,他很想把包子事业慢慢地做下去。“我常和朋友在讨论,为什么中国的包子有着很长的历史,但是却一直没有起色?甚至做不过舶来品‘麦当劳’、‘肯德基’呢?我的目标就是,可以把包子做成中国的‘汉堡包’。”
对话
父母不同意觉得他卖包子丢人
记:当初你一直不停地换工作,你父母有什么意见吗?
韩:当然有,他们不明白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怎么会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到现在他们还是想不通(笑)。
记:当初你决定要做包子的生意时,家里人反对声大吗?
韩:何止是大,在江西的老母亲在知道我要卖包子,当即就很生气:你到底想干嘛?你丢人丢到大上海去了!你不孝啊!不过,我也能理解父母,这些年来我频繁换工作,父母有些怕了,他是希望我找份安定的工作……
记:那现在呢,你已经做出一点成绩了,他们能理解了吗?
韩:我爸爸现在开始能慢慢理解了,但是我妈妈还是不行,她还是觉得坐办公室才体面。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记:那你现在找到生活中的另一半了吗?
韩:没有,我以前谈过,但是都是因为我的工作不能稳定,就这样散了。我现在只想把自己的事业稳定下来,再想感情的事情。
记:你的大学同学,怎么看待你卖包子这件事?你和他们交流过吗?
韩:很多同学都已经有房有车了,他们有时会和我说,你怎么还在混啊,也不早点稳定下来。有的会比较理解我的工作,也会给我一些建议一些鼓励。不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