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秋,松江佘山镇农民顾云坤在自家鱼塘里忙碌起来,但他并不是忙着捕鱼,而是坐着大木盆在水面上采菱角。他采摘的是一种“草场浜水红菱”,在松江已有近200年种植历史。据了解,今年松江区“草场浜水红菱”种植面积达到500亩,中秋前采摘上市后备受市民欢迎,每千克卖到14元。
“一曲菱歌泖上听”。松江区史志办有关人士介绍,上海郊区古有中秋拜月的习俗,案桌上要摆放菱、藕、石榴等时令鲜果,“尤其是菱,因为和‘灵’谐音,中秋吃菱有讨个好口彩的意思。”“草场浜水红菱”是永丰地区的土特产,有200年种植历史,以壳薄、柔嫩、汁多、甜脆、清香而优于其他品种。
近年来,随着市民对中秋食俗文化的重视,松江不少农民开始重新尝试种植红菱。比如佘山镇辰山村农民顾云坤,便将承包的15亩鱼塘改种红菱,每亩产量达到1000千克,净利润达到5000元左右。为了让更多市民品尝到这一松江土特产,松江浦净蔬菜专业合作社今年和邮政部门特意推出了毛豆、芋艿、莲藕、红菱等中秋食俗“四大样”精品礼盒,目前已经售出近3000份,销售形势喜人。
松江区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松江有关部门计划在稳定现有种植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届时将推出 “农家女水上采红菱”、“市民游客现场品尝红菱”等特色项目。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可登陆松江第一招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