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举行的我区“我们的舞台,我们唱”群文展演九亭专场上,奥雅鼓韵队的《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国亭时装队的《今天是你的生日》、九亭老年合唱队的《在银色月光下、太阳岛上》等节目一一亮相。九亭镇文体所徐所长介绍说,“这些节目都是九亭的精品,参加演出的118名演员全部都是九亭的社区居民。”
目前,九亭镇已有覆盖18个居委会的68支社区群众文艺团队,参与市民达1333人,内容涉及舞蹈、合唱、器乐、烹饪、编织、时装表演、诗歌、摄影、书法等数十种文体项目。这些由当地居民自发组织的业余文艺队伍已成为九亭镇文体活动的主力军,不仅大大丰富了当地居民文化生活,其节目也多次被选送参加区、市级文体演出,多次获奖。不久前,九亭镇合唱团代表九亭镇社区学校参加上海市‘静安杯’社区歌咏大赛获得了银奖。
九亭镇是我区人口最多的镇,原住民 2.4万,外来人口达13万。近年来,九亭镇利用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挖掘社区文体人才,整合骨干力量,着力推进群众文化团队建设,形成群众文艺团队大发展的局面。一大批热心社区文体活动的爱好者自觉发展与镇政府的专项管理扶持形成合力,让九亭的文体事业好戏连台、精品不断。
导入人才撑起文艺天空。在这68支群文团队中,有90%以上非九亭本地户籍。他们有些是某个领域某一方面的专家,有些是文艺爱好者。退休后赋闲在家,就主动参与到居委会的文艺团队中来,或者自发组织新团队。这些优秀人才在居委会或者镇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中被发现,后来逐步成了该镇的文艺骨干力量。家住亭南社区的陈幼琦原是金山石化的工会干部,在唱歌、诗朗诵方面非常突出,现在是镇文艺演出的“台柱子”之一,多次参加松江区歌咏比赛获一等奖;家住涞寅小区的沈珍妹虽从没经过专业培训,却在京剧方面有独特天赋。经镇里推送,她在上海市社区戏曲大赛中拿了银奖。
政府搭台,居民唱戏。为强化文体团队长效管理,充分调动业务文化团体积极性,九亭镇于2010年出台了《文化团队管理和扶持办法》,并对团队负责人进行条例培训,以提高团队建设水平和活动能力,同时还出资鼓励和扶持年度评选获奖团队。多年来,九亭镇文体所将公用演出技术设施整合成流动设备,并无偿提供专业舞台或剧场等,帮助居委会搞文体活动。徐所长说,“每个居委会每年都会借镇里的设备和场地搞一二次文艺演出,这些设备灯光音响效果很好,能容纳几千名观众观看。”不但如此,文体所还对做出成绩的团队进行资金支持及师资指导,并免费提供服装道具等。
如今,由九亭镇政府拨款4250万新建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正在建设之中,总面积达10499平方米,功能集电影放映、戏剧演出、舞蹈排练、合唱排练、体育健身、书画活动、摄影沙龙、民乐活动等于一体。徐所长介绍说,今后这些场地都将免费向居民开放,这些群文团队排练也就有了更专业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