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第一招聘网---松江区专业求职、招聘服务平台 服务热线:18017804858

个人注册 企业注册 | 服务标准 | 招聘流程 | 关于我们 | 收藏本站

最新职位 / 社保查询 / 人才测评 / 专场招聘
首页 > 松江新闻 >推荐导读---创新转型,松江在路上!

推荐导读---创新转型,松江在路上!

添加时间:2011-12-20 19:15:40 来源:松江政府网 点击数:2531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宋代,松江缂丝以工艺精美而享有盛誉。元代,棉纺织业兴起。明代,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清代,松江近代工业开始萌芽,1905年开设了第一家机织毛巾厂──勤益毛巾厂,位于县城寿安街……一路走来,松江,始终站在前沿。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改革开放以来,松江再度华丽转身。1992年,上海市郊首个市级工业园区——松江工业区成立,揭开了松江从“农业大区”走向“工业大区”的序幕。2000年,全国首批出口加工区——松江出口加工区封关运作,奏响了松江从“工业大县”迈向“工业强县”的音符。“农转工”、“散转聚”,松江产业经济从最初的散漫式发展,到后来的“一业特强、多业并举”,再电子信息、现代装备、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的五大主导产业……步步为营,完成了新型的产业布局。
  兼容并蓄,革故鼎新。


  起步早、发展快,这同样也让站在发展前沿的松江,较早地碰到了一些发展中的瓶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想在先、干在前、转得早、转得准,松江不仅一次次化危为机,还通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步入了产业经济“低转高”的转型之路……


  产业结构转型数据质变,五年调整出新结构
  16.9%,1.3:70.7: 3%,0.5:28; 65.7:33.8。
  这是一组反映全区增加值增速、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的数字,前者是2006年,后者是今年1至10月的指标。


  不难看出,在这5年中,一来,全区增加值增速明显趋缓,从过去的两位数增长到现在的个位数微涨;二来,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占比,整整减少了5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却增加了5.8个百分点。


  一增一减,听起来,不过是简单的量的变化,但分析其背后更深远的意义,却是全区产业结构正经历着一场纵深调整,产业结构的质变正悄然进行着。“我们已处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的增速会趋缓,这是工业化处于中、后期阶段的趋势。”对转型与发展的关系,区委书记盛亚飞有着果断的分析。


  从表面上看,经济增速持续减缓、经济结构有序调整,这两个方面没有直接联系。但在实质上,两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简言之,经济增速持续减缓,既有工业产值和经济效益下滑的影响,又有产业结构调整驱动的作用,经济增速持续减缓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阵痛;而经济结构有序调整,又说明松江经济转型发展的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事实如此。
  过去5年,地方财政收入增幅领跑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占增加值比重也稳步提升。今年1-10月,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231.37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73亿元,增长12.2%。地方财政收入占增加值的比重为10%,这显示出全区经济运行质量正不断提高。


  过去5年,工业经济规模继续扩大,工业能级不断提升。今年1-10月,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517.5亿元,同比下降0.3%,累计增速今年以来首次转为负增长。尽管如此,更深层次的结构调整正在萌动。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在负增长的数据下,广达集团以外企业实现工业产值同比增长8.1%;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实现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1.5%;广达集团则将低端的产业向外转移,同时发展起了高端的“云计算”。


  过去5年,消费市场持续旺盛,服务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今年1-10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9.3亿元,同比增长16.6%。


  1-9月,全区规模以上社会服务业总产出为100.01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总产出57.5亿元,同比增长19.8%,占社会服务业的比重从上年的55.2%上升至57.5%。


  过去5年,投资结构稳步增长。1-10月,全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08.62亿元,同比增长3.9%。房地产业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同比减少0.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所占比重则同比提高了1.6个百分点。“加快松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是今后松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区委副书记、代区长俞太尉的讲话掷地有声。


  问题怎么看,决定着怎么做。


  坚持转型、加快转型,正引领着松江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变化。


  发展方式转型三大路径,制造业升级新模式


  转型,绝非朝夕之功。


  身为“工业大区”,松江科学分析界定先进制造业的内涵,并以打造核心技术、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产品为目标,形成了“政府招园区、园区招企业”、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企业自主创新提升研发实力的制造业结构升级三大路径模式。


  这两天,漕河泾开发区松江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225亩土地上,24万平方米厂房,160多家企业,平均每家企业占地仅1.4亩,相当于节约了500多亩用地;至今年11月底,园区内企业实现税收1亿元,外加园区自身开发建设中产生的7000万元税收,平均亩产税收达到75万元,是全区工业园区平均水平的5倍。


  一飞冲天有劲翅。从无到有,漕河泾松江园区在短短5年间,迅速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就是“区区合作、品牌联动”的发展模式,是国有资产与集体资产的碰撞,擦出了转型升级的“火花”。


  2006年,漕河泾开发区通过下属的新经济园公司,和新桥镇所属资产管理公司以股权形式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合作开发位占地837亩的松江高科技园。这一简单的故事背后,却有着不寻常的创举。双方各持股份,利益“捆绑”,分工也很明确,开创了工业园区开发的新模式。


  漕河泾开发区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品牌和专业化团队优势,通过品牌和管理的输出,把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丰富的招商资源、完善的服务体系引入园区。地方政府则卸下招商引资的部分担子,腾出更多力量着重推进土地动迁、农民安置、水电气配套,以及道路交通等基础性设施工作。


  园区开发与政府服务的这种“无缝衔接”,使双方的合作产生了1+1>2的效益。“区区合作、品牌联动”的模式被迅速推广。紧随新桥镇之后,九亭镇、佘山镇相继拿出土地资源,与漕河泾开发区合作。
 

  转型,不仅需要类似“区区合作、品牌联动”这样的创新,更需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一业独大”,指的是以广达集团为代表的代工业。长期以来,由于外向型程度高,加上是纯代工业,国内外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直接体现在全区的经济数据上。而今,这一被动的局面,有望随着广达的率先转型升级而得到改观。


  今年上半年,广达集团实现产值892.7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0多亿元。但企业的效益,却随着“云计算”的上马水涨船高,同期实现税收3.67亿元,是去年全年的76.9%,预计全年亩均税收可接近100万元,比去年翻一番。


  不计较一时快慢,不囿于眼前得失。这在盛亚飞看来,低端的转出去了,高端的发展起来了,产值虽然降了一些,但效益提高了,税收增加了,“正是我们转型升级中所追求的可喜变化。”


  带来这些可喜的变化的,是在广达内部一场如火如荼的变革。伴随着“内迁”,广达不仅在集团内部进行组织调整,扩编云端部门,更在松江基地正式启动“云计算”计划。眼下,广达在松江设立的第一条“云计算”产品生产线已投产,月产值约在11亿—12亿元。尽管规模还不算大,但其利润率却远高于普通的笔记本电脑等产品。


  在广达从单纯代工,转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云计算”时,另一家电子信息产业巨头,富士康科技集团旗下的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也悄然开始产品结构重组,导入了云端终端设备、终端无线路由器、家用云端伺服器等附加值更高的“云端产品”。与此同时,松江基地原有的低阶产品,今后将陆续分流到重庆、北海、越南等地生产。


  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要做大做强也好,“代工厂”要脱胎换骨、转型升级也好,都离不开自主研发。研发的能力决定企业的实力,研发的力度决定企业的前途。


  从名不见经传到开始引领风骚,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奥秘就在于下狠心、花大力气抓研发。一心一意在研发上连续投入,在2008年成立时,斐讯就已积累了40多项授权专利,其中一半为发明专利。此后每年,公司将销售收入的12%至15%投入研发,今年研发费用将超2亿元。以技术为支撑,这让斐讯迅速打开了国内外市场。今年4月在德国举办的信息技术展会上,斐讯通信一举拿下27亿元订单。不仅如此,斐讯现已构筑起从芯片设计、软件研发到整机组装的全产业链,在通信行业拓开了一片“蓝海”,2010年营收为4.6亿元,今年目标超过15亿元。


  增长模式转型实招真招,新举措催生新动力


  创新不容易,转型很困难。但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松江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要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绝不能做表面文章,而是要出实招、出真招。
  不懈怠、不满足、不小成即安。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三个50万”、“经济倍增计划”、区块调整……一个个新思路,一条条新举措,为松江的转型发展找到了突破口,催生出了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光伏太阳能,是国家鼓励大力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光伏逆变器,则是整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一环,其作用,是将电池组件发出的不稳定的、可变的直流电,转化为稳定的、高质量的、可并网的交流电。


  今年3月,上海正泰电源系统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光伏并网逆变器,赢得2011年德国顶级工业设计大奖“红点奖”,成为国内第一家获此殊荣的逆变器厂家;4月,公司的两款主要逆变器,通过中国科学院技术查新,其项目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月,公司的一款光伏逆变器,成功通过太阳能行业的权威实验室的性能测试,被评定为AA级,在全球太阳能逆变器的性能指标排名中名列前茅……


  一家新成立不久的企业,就迅速掌握了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而这些,对于正在积极布局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松江来说,还仅仅是个开始。
  结合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松江提出了打造智能电网、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先进重大装备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有规划,有布局,更有发展技术路线图。以智能电网核心设备产业基地为例,其核心发展载体就是由正泰电气、正泰电源、诺雅克电气组成的正泰上海工业园,同时整合金陵电表、一电电气、雷兹传感器等企业的产品链结构。其发展规划将采取“三步走”,到2020年,最终形成具有自主国际竞争核心能力的智能电网产业基地,产业规模达到450亿元。而四大基地至2015年,预计总计实现产值1410亿元、增加值323亿元。


  紧随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布局,松江进一步提出了“经济倍增计划”。就是要用好增量、挖掘存量、提高质量,做好土地利用文章三箭齐发,在不增加用地的情况下,实现税收、利润等单位土地产出效益翻一番。“经济倍增计划”背后的实质,就是从过去外延式的扩张转为内涵式的拓展。区经委主任何胜友指出。为此,一系列相应的创新发展举措纷纷“出炉”。“三个50万”——就是新项目每亩平均投资强度不少于50万美元,平均出让价格不少于50万元,平均税收产出不少于50万元——成了新项目进入松江的“新门槛”。过去,八成项目能通过评估,“三个50万”的标准实施后,这一比例降到了六七成。能“过关”的项目少了,何胜友却并不担忧:“相反,质量提高了。”


  新项目执行新标准,老项目也有新办法。区经委等就制定了已批土地项目的后评估机制。根据初步计划,经项目落地后的再次评估,如果产值、税收等,未能达到当初落户时的承诺的,有关街镇、园区将面临限制土地供应的处罚;而超过或达到预期目标的企业,则有望获得相应奖励。


  提高土地的利用质量,同样对“经济倍增计划”的完成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腾笼换鸟”“ 则是这一目标的抓手之一。从2005年起,我区就将调整劣势企业列为每年的工作重点。过去6年中,累计调整出企业820家,加上今年前11个月的121家,共盘活土地近1.5万亩。


  发现新问题,就提出新方法。针对单个企业逐个调整难度越来越大,盘活出的零星土地资源都较为分散,重新利用难等问题,从2009年开始,我区又提出了区块调整的思路。九亭的黄亭工业小区、车墩的老工业区块,成为首批调整试点。紧接着,永丰街道玉树路西片区、松江工业区一期,以及沪松公路沿线的九亭、泗泾、洞泾、中山等的产业区块,都被纳入区块调整的范围,加以调研、重新规划,从存量中挖出“二次创业”的新空间。


  主攻方向转型谋篇布局,服务业发展新载体


  工业独大、三产“跛足”,曾是松江最现实的写照。
  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增长极”,成了摆在三届区委面前的首要课题。“只要在牢牢抓住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服务业,我们的转型发展就是成功的。”盛亚飞指出。


  广调研、深学习,松江上下明确了要形成“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结构”的共识。五年来,鼓励发展以旅游、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等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治愈第三产业“跛足”现象,成效初显。


  以现代服务业作为新的“增长极”,松江初步形成了以园区为载体的发展模式。


  让创意汇流成长。通过几年酝酿,今年10月,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与松江区政府联手打造的国家级创新基地——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创业园(时尚谷)正式开园。由此,松江形成了“时尚谷”、“泰晤士”和“创异工房”3个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


  位于松江工业区的“时尚谷”,规划占地2000亩,旨在构建一个集文化创意、设计研发、时尚表达为一体,助力纺织服装品牌企业快速发展的国家级产业平台与标志性生态圈。
  民营企业上海佳利特实业有限公司,从最初的工业领域转向创意产业,建起了“创异工房”创意产业集聚区。3年来,园区已吸引了艺术创作、广告传播、工业设计等领域的30多家企业、工作室相继落户。


  泰晤士创意产业集聚区已从最初的“相对沉寂”,慢慢走向成熟——上海炫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忙着赶制一部原创动画电影,预计在明年春节档走进院线;巴黎婚纱总部——李绍白婚纱摄影文化事业集团正式落户。2008年,园区仅有75家企业,到今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已达427家,实现税收4.99亿元。


  创意文化成为撬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支点。依托胜强影视基地,上海仓城胜强影视文化产业园区的磁场效应正在放大。作为全市,唯一一个以影视产业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园区,至今入驻仓城胜强园区的影视文化创意企业已达670多家,其中包括海润影视等一批龙头企业,以及赵宝刚、李冰冰、海清等明星设立的工作室。以上海影视乐园为核心,车墩镇则推出了上海叁零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建成影视拍摄基地配套区、影视创意及影人影迷娱乐休闲特色乐园、国内外影视企业发展中心区等功能区。


  文化创意产业显山露水,旅游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一浪高一浪,蔚成松江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欢乐谷、辰山植物园、广富林遗址文化公园、深坑酒店……这些近年来新涌现出的景点和规划建设项目,让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大旅游”概念日渐清晰,行云流水般覆盖长三角地区。


  漕河泾、车墩镇浦江源、永丰街道仓城等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相继获批,中山街道的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九亭镇等也把未来发展的重点,投向了生产性服务业。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可登陆松江第一招聘网>>
松江在线
最新资讯
暖心服务送上门 公
非遗民俗闹元宵 传
·华二松江实验(九年一贯制)招聘教师
·佘山外国语实验学校(含新校)招聘教师
·来醉白池公园聆听康熙皇帝两巡松江的故事
·松江四所学校入选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
·石湖荡镇举办2024年度党群阵地融合主题日
·暖心服务送上门 公益集市惠民生
·京味喜剧《银锭桥》在云间剧院上演
·红色教育互动剧《信仰的力量》上演
·泖港镇范家村:打造健康农村新样板
·松江两个教育评价改革案例入选市优秀案例
热点资讯
首届松江游园花朝
松江春季百花节4月
·2015松江殡仪馆岗位招聘公告,约吗?
·悠然草坪间乐曲飘耳边,辰山草地音乐会5月
·最神秘影城——上海松江胜强影视基地!
·(大润发)松江泗泾店开业招聘启事!
·创业新政4月1日起实施,大力扶持青年和大
·松江茸城论坛!我要曝光:松江商城 诗婷
·首届松江游园花朝会周日举办!
·新浜芦笋采摘正当时!
·秀南老宅突发火灾 战士见义勇为!
·松江春季百花节4月2日迎客!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15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