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宝马4S店在北松公路(松卫公路-泖泾桥)北侧建成,即将营业,奥迪、一汽大众等品牌汽车4S店也将陆续入驻,一条两公里长的“阳光走廊”即将建成。打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这张牌,着力延伸和拓展镇内第三产业,“十二五”期间,车墩镇做优结构调整,做强主导产业,做精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二、三产业共同驱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事实上,车墩镇转型升级的“组合拳”已初显“威力”:今年1-10月,全镇共引进合同外资7000万美元,同比增长426%;引进创意项目百余个,同比增长77.4%;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比去年增长近三成。
“倒逼”助力调结构
新世纪前十年,工业重镇车墩摸索出了一条“新兴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集群化、传统产业高新化”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而“十二五”时期,车墩经济发展要实现由规模速度导向型向效益需求导向型转变,培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现有企业能级,并积极引入一批先进战略性基础产业,已刻不容缓。
已着手进行区块改造的莘莘学子园,正在向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摇篮”和我区“调结构、转方式”先行先试示范基地靠拢。利用“倒逼”方式,园区现有的120家企业1/3关闭、1/3搬迁,另有1/3通过置换、收购、合作的途径提升改造,一批经济总部、研发中心、服务外包和办公结算中心有望入驻,一个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集聚区正逐步成型。园区内占地1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的科技孵化中心——智兆大楼也有望于年底开工。
主导产业强“筋骨”
增强发展后劲,还离不开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型材料、生物医药这四大主导产业的强势带动。就在不久前,车墩招商选资择得“良婿”——国营上市公司新华医疗的研发、生产、销售基地将“安家”车墩。公司业务涉及医疗器械的多个领域,在感染控制设备、制药装备、放射治疗设备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待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有望超过9亿元。
引来“金凤凰”的同时,比亚迪等重点企业也正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厚积薄发。据悉,比亚迪上海基地太阳能蓄电池组件的产能有望进一步提升,电动大巴等新能源汽车项目上马后,也将助力企业“华丽转身”。此外,生产电动配件的日腾电脑今年增资4500万美元,增加了数条电脑设备组装流水线,预计每年能新增4亿元产值。
三产集聚促转型
摆脱过往发展路径,转变旧有发展方式,对车墩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车墩给出的答案是,利用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创意产业园区等平台,优先发展科技研发、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并依托新城高铁片区和上海影视乐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以现代物流、软件研发、工业设计、创意产业等为发展重心的上海浦江源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最近就引来了影视制作领域的知名企业——鼎石公司,公司从事的国内外电影电视剧制作、发行,将进一步提升园区的知名度,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而依托上海影视乐园建立的“叁零·上海创意产业园”,今年已成功引进110个文化创意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助推器”的作用正逐渐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