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号线下来,到方塔园哪能走啊?”“侬阿是去方塔园额?”“方塔园灵额呀,我小辰光去过好几趟,今朝带孙女一道去白相相。”……国庆期间,轨交9号线车厢里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从9月30日至10月6日的七天里,方塔园游客量达3万人次左右。
公园里面赶庙会
国庆期间,方塔园举办开园30周年庆典活动,捏面人、吹糖画、剪纸剪影、老上海麦芽糖等,这些平时只能在电视中看到的传统小摊担,在公园里表演和展卖,一股浓浓的民俗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记者刚入园,就遇见7岁女孩周若,只见她手里拿着两根细竹签,上面挂着一团像糖稀一样的东西。“这个东西好吃吗?”“甜甜的,味道好极了!”聊得兴起,周若热情地拉着记者的手,来到照壁前广场,用手一指说,你看,这里有不少好玩的东西呢。
置身于照壁前广场琳琅满目的摊位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仿佛穿越了时空进了明清时期的民俗庙会。石刻挂件、工艺葫芦、工艺帽、烙画人像、素描漫画、智力巧环、檀香木工艺、艺术篆刻……最热闹的莫过于捏面人和吹糖人。顾名思义,面人,是用面做出的玩偶;糖人,是用糖做的玩偶。五彩六色的面团到了捏面人的师傅手里,捏捏揉揉就成了个神仙人物。糖人则以麦芽糖为原料,将糖加热,使其变软,调入红、黄、绿等食用色素,然后借助剪刀、小梳、小竹签等工具,经由做糖人的吹、拉、搓、扯、捏、压、剪、撕等技艺塑制成形。
记者看到,做糖人用一根小木棒,绕上点儿糖泥,用手捏出空心的简单形状,然后迅速扯出一根“细管”,像变戏法似的轻轻吹一口气,糖泥便好像气球一般,慢慢膨胀开来……一会儿工夫,一只糖质光亮、活灵活现的小马驹就诞生了。边上,一勺糖热热地铺在板上,会画出一只大凤凰。孩子们叽叽喳喳围成一团,盯着,甜甜蜜蜜地看,最后一人一个,拿在手上却舍不得吃,都欢天喜地嚷着要“拿回家去”。
文艺活动真闹猛
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国庆期间,方塔园文艺活动不断,高潮迭起。除了每天都有的垃圾分类专场文艺巡演、绿化志愿者风采展示、“百姓明星进公园”文艺汇演、“爱在方塔,共享和谐”综艺汇演等;以歌曲、相声、器乐、声乐、舞蹈等多种形式,为游客带来精彩纷呈的演出。还有30年门票展、方塔30年摄影展,少儿书画作品展等六大展览,回顾方塔开园30年的发展,以唤起游客的方塔情结。
活动期间,《上海方塔园志》、《方塔神韵》系列作品集等记载方塔园30年春秋的书籍出版,为活动更添了几分文化内涵。其中《上海方塔园志》是我区历史上第一部园林志。全志共分15卷,序2篇,另有卷附5篇,共计10万余字,20余幅照片。《方塔神韵》系列作品集为上海特级教师、市美术名师培养基地导师、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瞿剑宛的创作成果,用速写的艺术表达形式,如实勾勒景点风貌,展示方塔古朴优雅的千年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