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上海鹰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区各有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抓紧办理83亩新厂房施工前的各项手续,并有望在12月初开工建设。届时,鹰峰电子将成为我区自2004年以来,首个实现当年拿地、当年开工的工业项目。新的“松江速度”,背后是问需于企、按需服务的新理念,为产业项目发展解决了一道又一道现实难题。
近年来,我区每年都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服务企业的方案和举措。这在区长俞太尉看来,这种政府粗放式地提供“服务菜单”的模式,已经与企业的需求不相符。与其政府来制定“服务菜单”,不如让企业自己去“按需点菜”。在今年的企业服务年启动伊始,区有关部门就向176家重点企业发放问卷调查,点对点去了解每家企业的所需、所想。
政府主动沉下身,企业急难愁浮出来。这时,正急于上马新项目的鹰峰电子,就提出了要新增土地指标的问题。原来,这家已成立了10年的科技企业,专注于电力电子原器件的研发,每年都保持40%以上的高速成长。2007年,企业启动新能源市场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并相继与国内外从事新能源行业的巨头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风电并网用电阻,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0%以上。扩充产能满足市场需求,成了鹰峰电子迫切的需求。
但在另一方面,由于产业项目的行政审批部门最多、环节最杂、耗时最长,一个项目从立项到正式投产,得花上两三年的时间,这时常让鹰峰电子这些急需扩大规模的企业感到“时间上来不及、等不起”。让政府的服务对上企业的“胃口”,我区把企业服务的力量落在了刀刃上——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目前,一个产业项目行政审批所需的承诺时间仅要186个工作日,比原来法定的587个工作日,时间上减少了68%以上。这让鹰峰电子这样的企业安了心。“今年3月份我们确定为鹰峰电子供地,5月份上报计划,9月份获得83亩用地,再到12月份有望实现开工,是这几年来进展速度最快的工业项目了。”区经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按需服务出成效。今年至今,全区开工建设的产业项目已达到65个、竣工项目22个,加上12月份即将开工的38个产业项目,全年有望实现“开工100个、竣工30个”的目标。不仅如此,从今年1月4日土地摘牌,到5月11日举行开工奠基仪式,再到11月2日全面封顶,松江万达广场完成这一系列开发建设,前后仅用了10个月时间,再一次刷新了“松江速度”。
按需服务同样让企业服务工作不走过场,企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都得到了区有关部门的积极响应,并一一落实解决。据悉,176家重点企业提出的175条困难和意见,涉及的27个区政府职能部门,目前均予以答复或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