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9时,室外气温已直逼40℃。这时,刚上完夜班吃好早餐的邓晓红已匆匆赶回自己的八人间宿舍,打开空调,调好温度,准备好好补上一觉。2005年从四川来到上海的小邓,一直是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流水线上的操作员,在这间宿舍里一住就是8年。
30多平方米的宿舍里,两侧各是两张上下铺的床,储物柜、空调和电扇等一应俱全。推开通往阳台的门,是一排洗漱池,两头分别是卫生间和淋浴室。“水电费不要钱,每月60元的住宿费也是公司另外打到工资卡里,再从卡里扣。”直爽的小邓说,大家住一起热闹,所以一直没想过到外面租房。
位于松江出口加工区北侧的国基电子生活园区,外面看起来和普通居民小区没有两样。尽管只有四人间和八人间两种宿舍,但在外来务工人员占多数的国基电子公司,和小邓一样,大家都喜欢住在这里。8600多“名员工中,有72%住在生活区。”公司人力资源处长王建钧说。
走在生活区的马路上,烈日下几乎看不到人影,两侧宿舍楼空调外机的嗡嗡声显得格外入耳。与宿舍外的冷清不同,宿舍底楼的公共活动空间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大厅里,十几名员工正围着一台电视机看电视;推开一扇玻璃门,舒适的图书阅读室里,三三两两的员工正安静地看着书;有着100多台电脑的“网吧”,上座率达到八九成;超市里,冰镇西瓜、雪糕等琳琅满目,价格也比外面便宜……“只要走进宿舍楼,就能享受到清凉。”王建钧说。
11点,是国基电子员工午餐开始的时间。上午10点半,记者来到位于生活区的一处食堂,掀开门帘,一股凉意扑面而来。根据公司规定,如果气温超过28℃,就会开启中央空调。而由于同时就餐人数有上千人,餐厅一般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开启空调给餐厅降温。
这两天,持续多日的极端高温天,餐厅又把空调开启时间再往前拨了15分钟,这样等到用餐高峰时,“ 就不会感觉热了。不仅温度适宜,” 还能看看电视,喜欢到外面下馆子的员工越来越少。餐厅负责人透露,自6月份以来,每天午餐的就餐人数从2400人增加到了2800人左右。
为了应对连日高温,生活区对空调维修也提高了服务标准:从报修到维修完毕,必须在1个小时内完成。公司工会主席刘建其透露,通常是把空置宿舍里的空调先拆下来,换给需要的宿舍。不仅如此,员工报修的流程也比往常更加简化,“为的就是让员工尽快用上空调。”据介绍,6月份以来,公司在水电和空调维修等方面的支出,平均每人每月就要240元。
邓晓红说,住在宿舍的好处,不仅是不用交水电费,就连衣服也不用自己洗。原来,在园区每栋宿舍楼底楼入口处都有一个投衣柜。员工只要把根据自己宿舍号和床号编好码的脏衣服投进这个柜子里,隔天就能在另一边的取衣间领到洗净叠好的衣服,也不需花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