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区文旅局近日发布了四条“海派城市考古”线路,包括“富林寻根之旅”“仓城访古之旅”“府城古韵之旅”和“佘山人文之旅”线路,串联起松江“城市露天博物馆”中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经典地标,让市民游客切身感受松江几千年的历史与文明。
“作为物华天宝的‘文博之府’,松江利用区域内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古建筑群,打造起了一座深藏在国际化大都市中没有围墙、不设围栏的‘城市露天博物馆’。”区文旅局宣传推广科科长陆晗虹介绍说。
广富林考古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保留着众多珍贵的史前遗存,填补了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谱系的空白。此次推出的“富林寻根之旅”线路包含了广富林考古遗址展示馆、广富林文化展示馆、三元宫、知也禅寺、古陶艺术馆、朵云书院、骨针广场以及集贤园。陆晗虹介绍,在广富林考古遗址展示馆所在地曾发现新石器时代栏杆式建筑结构的遗迹,馆内展出了出土的部分文物。而骨针广场的骨针建筑是为了还原广富林考古遗址出土的骨针,在骨针的东南面立有一座石犁雕塑。它是2003年在广富林考古遗址47号灰沟出土的文物,整体为三角形,体型偏薄,犁头圆,两腰为刃部,单面刃,两面皆打磨平整,犁身上琢4个圆孔,3个位于头部,1个近底部,将犁固定于犁床以利使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富林文化时期的犁体形较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石犁大,犁头的角度更锐,这种变化使犁翻土的效率更高。
“仓城访古之旅”包含了张氏米行、未觉书屋、存在艺术空间、松江布展示馆、杜氏雕花楼、东八文物修复展示馆。“仓城是明清时期松江府最大的漕粮仓储地和漕运始发地。”陆晗虹介绍,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内保留着大量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共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点)128处,其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区级8处,文物保护点118处。因水而生的仓城,市河横贯,百水相接,重塑历史之记忆,留住水乡之乡愁。
而“府城古韵之旅”则包含了云间粮仓、方塔园、云间第一楼、唐经幢、袜子弄、上海醉白池公园、观鲈楼。陆晗虹说,松江是上海较早筑城的地区,自唐天宝年间设县开始建城,到南宋时,城墙已粗具规模。“如今,‘府城’‘新城’交相辉映,行走其中,古韵浓郁。”据介绍,沿着这条线路可以看到许多“上海之最”。其中,位于松江文创新地标云间粮仓内的啤酒阿姨博物馆,占地4000平方米,拥有超过1万多种啤酒,是上海最大的啤酒博物馆。方塔园内的松江明代雕刻照壁原为松江府城隍庙的影壁,约30平方米的壁面,雕刻内容十分丰富,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古老、最精美、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大型砖雕艺术珍品。同在方塔园内的望仙桥建于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年),是上海最古老的石桥。“云间第一楼”是古时松江府的署谯,始建于宋代,是上海地区最早的楼阁,也是上海开埠前的最高楼。建于唐大中十三年(859年)的松江唐经幢,是上海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地面建筑,同时也是现存唐代经幢中保存较为完整和体量较大的一座。醉白池公园是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上海五大园林中最古老的园林,园内古木葱茏,亭台密布,古迹甚多。
佘山松竹茂密、景色秀丽,12座山峰从西南趋向东北,连绵13公里,使一马平川的上海平原呈现出灵秀多姿的山林景观。山中古迹众多,人文底蕴深厚。“佘山人文之旅”包含了东佘山园、西佘山园、天马山公园、小昆山公园。行走其中,可以体验山林人文之美。其中,海拔100.8米的西佘山,为上海陆地第一高峰,被誉为“沪上之巅”。位于天马山中峰的护珠塔始建于宋代,经测定倾斜度大于比萨斜塔,因此俗称“斜塔”。地处“九峰”最南端的小昆山是著名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的故乡,时人以“玉出昆冈”誉之,山上还有九峰禅寺、二陆读书台、摩崖石刻等文化景点。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可登陆松江第一招聘网>>